“布鲁塞尔意识到了,欧盟防务也靠中国…”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早于6月下旬,中国商务部介绍对欧盟稀土出口审批情况时,便明确表示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近期同欧洲官员会面时,中方也进一步澄清了出口管制政策,强调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然而近几个月以来,欧盟方面持续炒作稀土磁铁出口问题,企图污蔑中方“稀土武器化”。据新华财经23日报道,欧盟还宣称考虑与日本合作开采稀土矿,建立所谓“竞争力联盟”。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在多种关键矿物的开采与加工领域近乎垄断,这种供应链优势,正让欧盟领导层逐渐意识到一个严峻事实:欧洲的防务自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赖中国。
对于欧盟稀土出口审批情况,中国驻欧盟使团11日回应强调,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履行必要程序,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就能得到保障。中国有关部门还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捷通道”,以更好满足欧洲企业的正常需要。
与其他供应军民两用物项的国家一样,中方正在建立关键矿产和稀土磁铁的出口许可制度,要求申请方说明其最终用途。据欧洲官员透露,今年4月以来,中方已向个别公司批准发放了总计1500份为期六个月的许可,同时驳回了欧盟提出的多年期许可请求。
短暂供应紧张后,中方为回应欧方担忧,略微放宽了出口限制,但欧盟仍旧“疑心病”作祟,不仅抱怨新制度繁琐难继,还以“问卷可能泄露欧洲军事武库情况”为由,无理要求取消申请问卷。
本周,纪念双边关系建立50周年的中欧峰会将于中国北京举行。稀土问题仍是核心议题。上述知情人士称,一些欧盟官员担心,中国可能会以关键矿物供应为筹码,在未决贸易调查或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施压。有部分官员便出“馊主意”,怂恿欧盟以限制法国航空零部件或荷兰阿斯麦(ASML)半导体设备的对华出口相要挟。
但这种试图表现强硬的做法仍面临诸多挑战。该人士直言,欧盟内部并未就如何对抗中国或潜在报复的程度达成共识。
去年生效的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虽提出建立本土供应链、加强废旧电子产品稀土回收等举措,却因资金不足遭业界批评。贸易商普遍认为,若缺乏有力财政激励,将电子垃圾运回中国处理仍更具成本优势。
更何况,让企业直接参与原材料开采加工等根本性解决方案,不仅风险高,所需专业技术在欧洲也已几近“失传”。
政治研究员库利克(Kullik)认为,如果与中国的僵局继续升级,欧洲需要效仿日本的做法来消除风险,在欧洲大陆建设稀土加工厂,并以发展战略储备为长期目标。他还鼓噪称,在此之后,欧盟还需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但库利克显然不知道,时至今日,日本仍然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尤其是重稀土类别。日本使用的稀土中,有八成上都来自中国。
据悉,今年3月,法国开始建设欧洲首个大型稀土回收工厂,包括欧盟和日本的公共和私人集团都参与了该项目。目前,欧盟正在格陵兰岛、非洲以及欧洲探索采矿项目,而与欧盟开展合作也将使日本有机会进入这些遥远的地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中国气象局:8月预计有2至3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今年八月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