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药业信披违规领150万罚单,董事长个人被罚80万元
调查显示,其子公司济康医药在经销业务中本应作为代理人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却错误选用总额法核算,致使2022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累计虚增营收超3.2亿元,单季虚增比例最高达26.68%。尽管公司已于2023年4月发布差错更正公告,但监管追责并未豁免,胡明峰在处罚落地前一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仅保留公司其他职位。
罚单的背后,这家老牌药企早已陷入业绩亏损态势。作为全球主要维生素B2供应商及B6等原料药生产商,广济药业已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净亏1.4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95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亏6700万-8350万元。
根据湖北证监局的调查,广济药业子公司济康医药在部分经销业务中仅扮演代理人角色,却采用了适用于主要责任人的总额法确认收入。这一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直接导致了2022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的重大失真。
据悉,时任董事长阮澍代行总经理职权,但未充分关注案涉经销业务实质;财务总监胡明峰同时兼任济康医药董事长,却未审慎关注会计处理的适当性。两人的“未勤勉尽责”被监管层认定为违规行为的直接原因。在处罚决定中,监管机构认定广济药业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和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此后2024年10月25日,公司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今年7月2日,公司收到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业绩持续亏损中,高管闪电离职
进入2025年,公司经营压力仍未缓解。第一季度,营收1.48亿元,同比下滑17.6%,不过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由5051万元降至3627万元。半年报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净亏损6700万 - 8350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1.07亿元的亏损,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而亏损收窄并非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济宁公司有序减少生产,降低了成本损耗,同时原料系列产品和部分制剂产品销量有所提升。
面对业绩压力,广济药业谋求业务调整与转型。2024年被公司定位为“二次创业及高质量发展之年”,围绕“内生式拓展 + 外延式并购”战略,公司着力构建以维生素B族产品为核心的原料产品集群,试图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本月11日,公司自主研发的2'-岩藻糖基乳糖获得国家卫健委审批通过,该物质可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志着广济药业在合成生物学应用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后续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就在公司积极调整业务、寻求突破之际,高层变动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处罚公告披露的关键节点,公司高层出现异动。胡明峰的辞职公告发布于7月21日盘后,理由是“工作岗位调动”,但7月2日,他刚被湖北证监局认定为财务造假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胡明峰时任财务总监兼涉事子公司济康医药董事长,却对子公司采用总额法虚增营收超3.2亿元这一违规行为“未审慎关注会计处理适当性”。
胡明峰的职业生涯横跨地产与医药领域,从武汉城投、怡景地产财务高管空降至广济药业,其跨界背景本就饱受质疑,而此次涉事的济康医药又恰好是其曾掌舵的子公司,这一系列巧合无疑让市场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合规性产生了更多担忧。
2、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已抵达土耳其,预计先在安卡拉与土方会谈,俄土谈判俄代表大笑
3、优衣库姐妹品牌GU在中国二次创业遇阻广州店关闭后,GU在中国内地仅剩3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