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学习雷军的李想,需要重炼杀手锏

时间:2025-07-29 13:37 作者:南宫蓝天

学习雷军的李想,需要重炼杀手锏

中国车圈可能又要多一个老板IP了。

7月25日,李想正式开通抖音账号并发布首条视频,一上来就调侃当年自己参加节目时的发脾气片段,玩梗表示“这次听我讲完”。今天发布的第二条视频,同样在调侃自己,自嘲当年的名梗“搞臭技术的”。

就在开通抖音账号的前一天,李想曾发文透露,公司内外多人建议其“学习雷军走到台前”。如今看来,是“从善如流”了。

李想开通账号选择的时间节点,估计是认真思考过的。

一方面,这和理想i8的营销节奏重合。作为理想首款纯电车型,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算老板也得上阵尽量吆喝。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或许是,今年理想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为20.40万辆,同比增长不到8%,这个数据不算太理想。并且逐月来看,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也在逐月下滑,其中6月交付量为3.63万辆,同比下降24%,是头部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出现负增长的公司。

新势力销冠的宝座果然坐着烫屁股,哪吒等昔日销冠已是先例。理想要想摆脱该宿命,是时候重练、升级杀手锏了。

01

理想杀手锏,威力骤减

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销量37.6万辆、同比增长182%的数据,不仅助其首次站上新势力年度销冠宝座,还让其以118亿元的年净利润,成为了中国新势力中第一家实现年扭亏为盈的品牌。

次年,产品交付仅5年的理想,以全年累销超50万辆的成绩蝉联新势力销冠。

理想能杀出重围、过上好日子,核心离不开两个杀手锏。

第一是增程技术。

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汽车产品策略起初备受质疑。很多从业者认为,增程式是一个落后技术。

2020年9月,时任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就公开吐槽,“从单车角度来看,增程式电动车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但理想用销量证明了,自己才是深谙中国家庭需求的车企。

2022年推向市场的L9,在市场对增程的唱衰声中,首月交付破万,连续19个月成为大型SUV销冠的成绩,首次证明国内车企可以把40万以上的豪车卖成爆款。

不过增程这一杀手锏,注定只是阶段性的。

一方面,眼见理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增程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问界、阿维塔、深蓝等品牌纷纷对标理想L系列,难免分流了许多家庭用户。连此前一直做纯电的小鹏,今年也将推出搭载鲲鹏超电车型,纯电续航里程高达43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

另一方面,随着快充技术的迭代与充电网络的完善,增程车的优势也渐渐不再明显。

理想的第二个杀手锏是大型SUV。

国人喜欢大空间,但该领域过去是BBA和日系的天下,自主品牌几乎无人敢直面其锋芒。而此前由于关税、排量税、品牌等因素,外资车企的大型SUV定价动辄60万起,消费者想买又买不起。

理想带头掀起了大型SUV的平权运动,被誉为“奶爸神车”,顺理成章地成为大爆款。

而如今,这个杀手锏也在被迅速复制。

今年在接受采访时,李想就曾面带微笑地表示:“2025年能看到至少有5个以上的企业是因为当时理想L9的成功,在打造跟理想L9相同的产品。”同行的这些大型SUV,包括但不限于:问界M8、领克900、深蓝S9、乐道L90、小鹏G7、小米YU7、智己全尺寸SUV……

这么多对手里,总有几个能打的,足以对理想形成挑战。

02

前有智驾理想,后有半价理想

理想很清楚,自己所在赛道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所以今年5月下旬,理想将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下调至64万辆。

尽管如此,半年过后,理想全年目标完成率仍不足三分之一。据此计算,下半年理想汽车每月需要销售超过7万辆才能完成全年目标,而去年的巅峰时期,理想汽车的单月销量也未能超过6万。

理想面临的目标挑战可以用艰巨来形容,特别是它所处的市场,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

过去谈起蔚小理的区别,有资深车评人表示:“蔚来有用户,小鹏有技术,而理想有产品。”

理想的产品优势,除了上文提到的大空间,智驾和冰箱彩电大沙发至关重要。

然而这两点现在已经不太构成差异化优势。

理想主打的智驾牌,在华为系面前缺乏足够的底气。华为系中的扛把子问界,从前就喊出过“无智驾不豪华”“无智驾不问界”等口号,最终成绩也令人侧目:从问界2021年诞生开始,已经累计交付了70万辆车。

7月15日,余承东还发微博称,问界M8在6月交付量突破2万+台,蝉联40万级车型销量冠军。

理想向上的溢价路线,目前被问界牢牢占据。

向下探,则又会遇上各路被网友称为“八折理想”“半价理想”的车企。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零跑,被不少人认为是“理想平替”,例如C16售价不到理想L6的一半,但激光雷达、8295芯片等配置基本应有尽有。

如今,零跑已经连续四个月成为新势力销冠,力压理想。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22.17万辆,同比增长超156%。而且零跑还在猛冲,其销售门店已经从2024年底的800家门店提升至2025年6月的1500家,短短半年时间新增了700家门店。

虽然在细节和体验上,理想大概率要强过这些“平替”们,但无奈在性价比方面很难胜出。

即便理想不向上探也不向下探,中间也还有小米YU7横插一杠。

从YU7预热阶段雷军发的微博,就能看出小米对理想的目标人群有不小的想法。既要“豪华运动性能”,也要兼具“豪华舒适性”,再加上提到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意图可谓十分明显。

发布会也证明了这一点。雷军不仅特别提到YU7“兼顾家用”,还多次讲到了针对儿童、女性驾驶员、宠物的设计,目标直指家庭用户。

技术、流量、品牌、性价比……理想各方面的对手有着不同的优势。

不仅进退两难,理想就算原地待着也不轻松。

03

理想不能再吃老本了

聊完挑战,接下来看看理想是否还有反击甚至是击败各路强敌、重回巅峰的机会。

理想的一个先天优势在于,它在家庭用户市场依旧有很强的统治力,“奶爸神车”的标签依旧与它牢牢绑定。与之相比,问界、零跑、小米等对手在这方面仍弱上几分,例如小米,更显眼的还是“性能”“操控”等标签。

各种理想同行

不过也不能吃老本。理想的命运取决于:未来是否能加深其“移动的家”这一护城河。

第一,智能化。

如今冰箱彩电大沙发不再稀奇,家庭用户对用车有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

而李想曾说:“理想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可见其对AI等技术有多么重视。

在这方面,理想今年秀了几次肌肉。

理想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负责人贾鹏曾在3月的英伟达GTC大会上说,理想自研的Mind VLA 将如同iPhone 4重新定义手机一样,“重新定义自动驾驶”。

5月,理想在苏州展示了基于VLA模型打造的“司机大模型”能力:在未提前建图的园区、地下车库,系统可以结合驾驶员的语音指挥和对文字标牌的理解,自行探索、找到目标停车位并泊入。

如果像理想所说的,司机大模型能听懂指令,看懂导航,像人类司机一样去开车,那么结合其原本优势,又将是一个杀手锏。

第二,纯电竞争力。

随着续航焦虑减少,纯电的增长红利已经大于增程。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纯电车累计零售量为332.9万辆,同比增长37.4%,是混动车累销的超1.5倍。

这就要求理想未来必须在纯电市场也能有一席之地。

此前就有消息称,理想将增程L系列今年的销售目标从56万辆缩减至52万辆,而纯电产品线目标从5万辆大幅提升至12万辆。

而理想的自营超充站超过2500座,也算是不小的底牌。

第三,品牌影响力。

竞争到最后,产品之外的竞争也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理想一方面在渠道发力,5月开启了“百城繁星”计划,加强在四、五线城市的覆盖。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表示,“我们希望在2026年,仅仅是在四五线城市的拓展,就能帮我们带来超过10万台的市场增量。”

同样在5月,李想出现在央视新闻的直播特别节目中,与主持人朱广权、理想L9车主岳云鹏一起进行主动安全实车测试。上央视,过去更多是鸿蒙智行会做的事,现在理想也在借助央视扩大全民影响力。

身处厮杀激烈的车圈,向来是不进则退。

一往无前的方法有很多,但路径只有一条:尽快超越过去的自己。

作者 | 观海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 石峰轩

→ 关注金错刀车评,秒懂未来智行

Top

1、上半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河北滦平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 致4人遇难8人失联

3、我们正见证历史,中国正重返世界之巅!,《中国重返世界之巅》观后感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lilz.cn/YZH/detail/jgjlwo.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南宫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