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8年制医学博士都难找工作,无奈去社培!,8年制医学博士的悲哀医学博士年收入多少

时间:2025-07-19 22:49 作者:杂草叶子

8年制医学博士都难找工作,无奈去社培!,8年制医学博士的悲哀医学博士年收入多少

8年制医学博士都难找工作,无奈去社培了!为何医学博士想进三甲今年那么难?

真的没想到,医学博士竟然都卷到了这种地步,令人惊讶。

7月10日,广东某三甲医生、医疗组组长“小花”发文介绍了一些博士的就业情况,令人担忧,她表示:“真的太卷了,就连某著名高校今年8年制毕业的博士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无奈只能去一个医院社培了。想当年我毕业那会,我们8年制的同学就算再差,也能去个急诊啥的,从来没有说沦落到直接社培的,现在确实越来越卷……广东这边的三甲招聘今年猛一收紧,感觉想进来也是蛮难的。”

我们得知有些八年制博士没找到合适工作,竟然去社培了,心里非常不好受,但凡有一点好的出路,博士都不应该去社培,可见是真的找不到好的工作了。

所谓的社培就是指社会规培,参加社培的人通常是没有工作单位(未找到工作或已经辞职)的人,以个人身份参加规培。社培一般只需提供个人基本材料即可,入培考试由医院组织,经过笔试+面试确认录取。社培的工资由规培单位发放,可以领国家补助,但少之又少。在社培结业考试中,笔试为全国统考,技能由各省自行组织,结业后社培学员自主择业。

堂堂8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竟然沦落到去社培,这可以算是很差的出路了,放在前几年简直不敢想象。因为就算你是学博毕业,需要强行3年规培,但只要你找到了工作,就可以进行单位委培,丝毫不耽误就业。

参加委培,说明你本身就是有正式工作单位的,你已经找到了工作,你虽然在其它医院规培,但你本质身份还是属于原单位,只是借用规培医院培训三年,你的工资都是按照合同上的约定发放的,你是有工作的,这可比社培这种“低薪牛马”好太多了。

我们发现,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博士被迫去社培,这真的不可思议,放在以前,就算博士不好找工作,妇儿急重这些天坑科室也是能进的,真的搞不明白为何有些博士连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科室都进不去了。

博士就业到底如何?为此我们还求证了一些今年毕业的临床学博。

7月14日,山东一名博士则表示:“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我在应聘过程中发现许多医院表现出敷衍和不耐烦的态度。大部分医院没有安排现场面试和笔试,连跟你交流一下都不愿意,只是收取简历并要求应聘者加入微信群,后续还要等待明年的统一招聘,白白浪费你大半年时间,这让人感觉医院并非真心招聘,更像是走走过场。”

“济南有一家三甲比较人性化,进行了直接面试,但面试人数多到可怕,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仍未结束,竞争激烈异常,有些人甚至不顾博士的体面,大喊着我有文章,捞我上岸。如果没有被三甲招聘,后续就只能先社培了,或者先入职一个小医院,然后进行委培,但以后想跳槽就难了。博士就业不乐观,国内的临床博士都用不完,竟然还有一些三甲医院去引进菲律宾的英语水博,是哪家医院我就不提名字了。”

另外,据上海的博士反映,今年想在上海找工作,如果不是院长、优青的学生,没有IF超10分的文章,基本留不下三甲医院,只能离开上海去安徽、江西碰碰运气。

如果不能留在三甲医院,导师可能会让你留在医院做博士后,但是留院条件依然是高分文章或者国青。如果连博士后都不能留,那就只能去上海的三乙或者二甲,或者回当地的三甲。

广东的一些博士则反映,目前,中山系医院基本上只招博士后,省人民医院、广医系比较喜欢协和的博士。目前文章依然是医学博士找工作的最大武器,除非你是协和的,否则文章的权重是最大的。

最后,广东省人民医院一名内科副主任告诫道:“如果你是八年制,建议去当科研型博士,多刷文章。如果你是11年的博士,没有文章,导师关系不硬,那就放下自尊心,先找工作,或者去国外行医。按照这个形势,如果你想在哪里就业,就要在哪里读博,不要乱窜城市了。”

博士毕业不当医生了,能进高校吗?重医博士:想进高校,但母校不要我无论是医院还是高校,现在普遍都不给编制了

那有人该问了,博士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想屈尊去小医院,那去高校当个教书匠总行了吧?事实上,去高校应聘卷得更不行。

7月16日,自媒体博主“老庙”就介绍道:“昨天,在重庆医科大学上班的老同学说,他们学院招进来10个博士,有3个是华西的,有5个来自江浙沪,还有一个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一个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这些博士的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都是双一流,985,大家发现没有,连重庆医科大学自己的博士毕业生都不符合本校的招聘条件了,要的全部都是其它名校的人。”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本校一名基础医学方向的博士就透露:“高校教职是香饽饽,谁不想进去,我也想当一名老师,但母校不要我,你总不能以博士的身份去当一名辅导员吧,就算是辅导员,也普遍招博士了,竞争压力很大。”

目前来说,博士毕业想回自己的母校任职,难度还是很大的。二本的学校只会招一本以上的博士;一本的学校只会招985、双一流以上的博士;985双一流的院校,直接就不招国内毕业生了,反而更青睐海外归国优秀人才,必须是QS排名前50的世界名校才行,而且还得年轻,不超过35岁,还需要有文章,参加过前沿课题。而且,入职后三年内若出不了成果,那还是要走人的。

无论是高校还是医院,现在博士入职,普遍都不给编制了,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一直以来,高校编制可以带来稳定与保障,有了编制意味着稳定的职业保障、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清晰的晋升路径,一旦获得高校编制,博士们后半辈子就高枕无忧了,这是众多博士选择高校的重要原因。但如今,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编制逐渐收紧,不少高校对新入职博士不再提供编制,非升即走的压力让博士们坐卧不安。

高校这样,医院同样如此。此前,有医院硬性要求全体新入职的博士职工先做博士后,达到要求出站后,之前承诺的各种福利待遇才能兑现,而且进来时大家都是合同制,通通不给编制。

如今,就业竞争激烈,整个社会氛围让大家觉得根本不缺博士,搞得博士群体都很焦虑,正如一名临床博士所言:“博士毕业后,感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瞬间让我觉得,曾经我拥有一切,读个博反而让我失去了这一切。”

以前博士年薪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南京985医学博士:现在感觉给我25万我都很开心

近期,在某头部招聘软件,自称是南京某985医学博士的刘同学分享了自己最近的求职经历。

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得知,在他近半年的求职中,就业竞争夸张到什么程度呢?想去三甲医院,一个个面试,十几个博士生去应聘一个岗位,有应届的,也有往届的,都是博士,文章在手,面试官却还挑挑拣拣,目中无人,十分高傲,受尽人家的白眼,还是得求着人家招聘你,博士的最后一丝尊严在求职时被践踏的所剩无几。

他表示:“应聘了好几家医院,都不太理想,南医附院没进去,人家更青睐自己的学生;鼓楼医院都是一些基础科室,和临床业务不搭嘎,工资也特别少,不合适;蚌埠的三甲倒是愿意要我,但要求规培,我不想再经历三年贫穷的日子,最后没去医院。不去医院就去企业吧,投了很多简历,上海的一家上市医疗器械公司向我抛了橄榄枝,可是一问年薪只给20万,加上年终奖最多只到25万,问能不能再加点,能不能给到30万+,HR拒绝,说老板今年明确了,就算是北大、复旦、上交的博士,也是这个价!”

“后来我从朋友那得知,同届一个生化方向的博士去了宁波一家企业,做药物警戒,一年才给18万,突然觉得现在一年给我25万我也会很开心了,但那份工作已经被我拒了。”

我们也不知道医学博士何时变得那么廉价了,在我们的印象中,博士毕业年薪起码得50万,但现在年薪十几万都能开得出了。

博士难找工作,就业率不高,从去年就已初见端倪。

据软科报道,2024年陕西省学生就业与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陕西省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中提到,2023年全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68%,相比2022年下降9.45个百分点。相反的是,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19%,相比2022年上升2.61个百分点。从中可看出,博士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低于本科生,且呈下降趋势。

如今,三甲医院的数量趋于稳定,而且还有收紧的趋势,各种官方高价求退休医生返聘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三甲医院的岗位并没有增加多少;想进高校更是困难,不少高校纷纷裁员,岗位更加稀缺。据调查,近年来行政人员数量年增长率为负的“双一流”高校,约占到所抽取高校数的35%,更有2所高校的行政人员数量减少了5%以上。

如果不去三甲医院、高校,博士还能去哪呢?总不能让博士去三乙或者县医院吧?他们一定不愿意!如果去企业,博士对企业的薪资预期是很高的,动辄要求三四十万,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考量,企业往往更愿意招一个硕士,甚至是本科生,而且博士的年龄显然不占优势。

唉,博士太难了,现在毕业的博士,真的没赶上好时候,只能用一句话概括:进不去高校、卷不动科研、三甲没岗位、企业养不起。高不成低不就,到底什么岗位最适合博士,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呢?这恐怕是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Top

1、《粤港澳敌后抗战回忆录》首发!展现粤港澳抗战历史画卷,粤军出粤抗战

2、大家族为什么一定会没落,家族为什么这样

3、这架F-22惨了——果然对付美国空军,波音公司才是专业的,波音21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lilz.cn/XPT/detail/xsguwm.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杂草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