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从《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恶果看特朗普“对等关税战”的危害性

时间:2025-07-24 12:36 作者:偏分少年

从《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恶果看特朗普“对等关税战”的危害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堪称当下典型的关税至上主义者,他在处理国际经贸关系方面,最惯用的手段便是凭借关税政策来达成自身政策目标。2025 年 1 月,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便从同年 4 月起推行了一系列激进关税政策: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 10% 的关税,同时针对部分国家实施所谓的 “对等关税”。企图以此保护美国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美国再次伟大的梦想。然而,历史早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是死路一条,根本走不通。早在1930年,美国就曾出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结果引发全球贸易战,导致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经济大萧条进一步加剧。今天,重新回顾《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历史及其造成的严重恶果,有助于我们深刻认清特朗普对等关税战的危害性,坚定与这种错误关税政策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

把时间回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美国农业因机械化扩张陷入产能过剩困境,小麦价格较1925年暴跌三分之一,农民收入仅为非农工人的三成,而工业领域同样面临大规模生产导致的产能过剩危机——1929年全球工业产能过剩率高达20%,汽车、钢铁等行业库存积压严重。与此同时,1929年股市崩盘后,美国经济迅速滑入衰退深渊,失业率在1930年飙升至7.8%,社会动荡加剧。在此背景下,共和党为兑现竞选承诺、安抚农业利益集团,在国会推动关税改革,试图通过提高进口商品成本来保护本土产业、刺激就业,最终催生了《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这部被后世称为“经济自杀工具”的法案。

.

《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的制定过程,充斥着政治博弈与短视决策。尽管当时有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他们深知此法案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后果,但胡佛总统仍在1930年6月17日签署该法案,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对超过2万种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平均税率从38%大幅跃升至59%,部分商品的税率甚至高达60% - 75%,覆盖范围从农产品如小麦、棉花,延伸至工业品如机械、化学品,堪称一场“全面经济封锁”。《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的立法逻辑建立在一个极为危险的假设之上: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迫使消费者转向美国本土产品,进而刺激国内生产、创造就业机会。然而,这一逻辑完全忽视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的深度互联。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今天,各国产业相互依存,当美国对全球商品筑起高高的贸易壁垒时,其他国家必然会以报复性关税予以回应,最终形成“以邻为壑”的恶性循环。

.

之后,全球贸易战的大爆发,充分证明了《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立法逻辑的致命缺陷。该法案生效后,加拿大率先采取行动,对30%的美国商品加征33%的关税,并迅速将贸易重心转向英联邦市场,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法国则对进口汽车按重量征税,导致部分美国车型价格飙升近50%,美国汽车在法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意大利更是将美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至167%,几乎将美国汽车拒之门外。在短短两年内,有25个国家跟进实施报复性措施,全球关税水平几乎翻倍。美国的贸易额随之出现暴跌: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骤降至1933年的15亿美元,出口额从54亿美元跌至21亿美元,降幅均超过60%。这种“双输”的局面迅速波及全球产业链,美国汽车业对欧洲的出口暴跌80%,大量汽车工厂停工裁员;巴西咖啡价格因贸易封锁从每磅22.5美分跌至8美分,咖啡农损失惨重;智利硝石出口下降88%,相关产业陷入瘫痪,无数依赖国际贸易的产业陷入崩溃的边缘。

.

贸易混战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深化了大萧条的危机。从国内层面来看,1933 年美国失业率飙升至 24.9%,底特律汽车工人的失业率达到 50%,钢铁业产能利用率跌破 25%;农业领域更是因价格暴跌和出口受阻,导致大量农场破产。金融体系也随之崩溃:1931 年美国银行倒闭数量达 2294 家,是 1929 年的 3.5 倍,中西部农业州的银行倒闭率尤为突出,如爱荷华州 1931 年倒闭的银行占全州银行总数的 40%;股市在法案签署次日即下跌 14 个点,市场信心彻底崩塌,投资者纷纷逃离股市。从国际层面来讲,德国因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希特勒纳粹党的支持率大幅飙升,在1930年选举中得票率从2.6%跃升至18.3%,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日本为突破贸易封锁,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疯狂争夺资源,妄图通过对外扩张转嫁经济危机;全球分裂为英镑区、法郎区等封闭的贸易集团,国际贸易秩序陷入混乱,为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重构埋下了伏笔。

.

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这场全球贸易战,深刻的历史教训至今仍具警示意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尖锐指出:“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加剧了大萧条,让全球经济陷入更深的危机。”可以看出,弗里德曼认为关税战这种全面封锁式的贸易手段,不仅未能保护本国产业,反而因破坏全球经济联系,使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尤其当关税失去“选择性”而演变为全面封锁时,制裁效果会反向作用于征税方自身。美国在实施《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后,既无法通过保护主义重振产业,又因贸易萎缩导致需求不足、失业激增,最终陷入“保护越多、衰退越深”的怪圈。二战后,国际社会吸取教训,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GATT等机制将成员国平均关税从22%降至5%,由此迎来了一个“贸易增长速度比GDP增长快两倍”的黄金发展期,印证了开放合作才是经济繁荣的根基。

.

从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到特朗普发动的对等关税战,历史反复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试图通过关税筑墙隔离外部竞争,这种短视行为极有可能重蹈1930年的覆辙。一旦“制裁”演变为“自裁”,美国经济将首先遭受重创,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的困境,失业率可能再度飙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全球经济也将陷入贸易萎缩、投资减少、消费低迷、经济衰退的泥潭。唯有坚持开放、深化合作,摒弃贸易保护主义的狭隘思维,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才能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竞争中实现共赢。否则,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战必将把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Top

1、日美关税协议签订,特朗普为什么会盯上日本大米?,特朗普提高关税原因

2、外交降级!泰国将驱逐柬埔寨大使,泰国 柬埔寨 领土纠纷

3、敖瑞鹏进演艺圈后,幸福感反而降低,透露此前打工更快乐,敖瑞鹏有对象吗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lilz.cn/WIX/detail/inqiex.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偏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