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
7月28日,梅州统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20.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2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26.1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23亿元,增长5.6%。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林业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2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林业产值增长10.3%,种植业产值增长3.9%,渔业产值增长2.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5、0.2、0.2个百分点,牧业产值增长0.3%,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蔬菜产量144.3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23.77万吨,增长2.4%;生猪出栏110.4万头,增长4.4%;家禽出栏3549.3万只,下降5.7%。
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2.5%,制造业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4%。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2.2%,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先进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从支柱产业看,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烟草、电力、电子信息、机电制造分别增长1.4%、10.4%、23.8%、8.4%,建材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0个百分点。从工业园区看,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含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增长较快的园区有:梅县园区增长41.0%、融湾园区增长29.1%、五华园区增长15.9%、丰顺园区增长15.3%、梅江园区增长13.9%、兴宁园区增长11.9%。
投资增速承压回升,基础设施投资支撑加强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3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部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比一季度提高5.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3%,比一季度回升4.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1%,比一季度提高10.9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比重6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6.1%,占整体投资比重下降至10.6%,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市场销售持续回暖,城镇消费回升较快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93.75亿元,增长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6.39亿元,增长0.6%,城镇消费增速比乡村快2.5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37.12亿元,增长2.7%;餐饮收入23.02亿元,增长0.6%。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情况看,通讯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粮油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19.3%、40.4%、10.1%、6.4%。线上消费持续发展,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增长86.6%。
外贸进出口增速提高,6月当月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8.2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5.1亿元,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3.1亿元,下降0.4%。6月份,进出口11.5亿元,同比增长22.6%,出口8.1亿元,增长16.0%,进口3.4亿元,增长41.6%。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居住和交通类降幅较大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其中,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通信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下降0.8%、0.1%、3.0%、0.4%、2.9%、0.1%,教育文化娱乐类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他用品及服务类增长3.4%。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持续收窄
上半年,梅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7元,同比增长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7元,增长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高1.9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1.64,比一季度缩小0.04,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收窄。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黎洁婵
3、张碧晨和汪苏泷,原唱之争谁难堪?,张碧晨和汪苏泷,原唱之争谁难堪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