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7 07:25 作者:鑫晨之恋
尺素金声丨从知识产权“成绩单”,看创新中国的强劲脉动
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十四五”知识产权“成绩单”,一项数据尤为引人关注: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再创新高。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衡量国家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早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就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其中。“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更是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并提出12件的预期目标。如今,“15.3件”意味着我国已提前且超额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近日表示,来自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等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充分体现出中国蓬勃的创新活力。
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增长,既是我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高价值发明专利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成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注脚。
不妨来看几个例子: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是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高达60%,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十大专利持有者中,超半数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生产国,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我国绿色低碳技术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达6356件,已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如果我们再把这些高价值发明专利“投射”到产业上,更能看到它们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全球1328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我国占比达36%;近三年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我国占一半以上;我国还向全球提供60%的风电装备、70%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
分析这一系列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科技进步、产业发展,是突破围堵封锁、靠着自主创新,实打实地“干”出来的。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表示,中国的AI创新“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前进”。
透过高价值发明专利,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创新的一些特点和趋势。比如,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新和运用主体绝大多数是企业。目前,我国已有26.5万家企业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65.1万件,企业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6.6%。这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的3/4的比例高度契合,表明有企业已成为新技术产出的主阵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着手中的高价值发明专利站稳脚跟、赢得市场。
也有观点认为,我国专利数量虽多,但“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运用”。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一指标,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在创新方面已经更加突出质量和价值导向,从追求数量向着提高质量转变。
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始在一些高校建立了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国已有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已有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引导形成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日,一段中国无人机在洪水中成功营救被困人员的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多家国际媒体在报道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中国无人机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英国《金融时报》就关注到这样两个数据:79%全球专利+80%市场份额。的确,像无人机产业一样,从专利创造、产业壮大再到市场份额领先,这就是当今中国在很多领域成为引领者的制胜之道。相信,随着更多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持续涌现,必将让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更足、潜力更大。
2、29-每年扩张100公里!沙俄是怎么吞并西伯利亚的2?,沙俄怎么占领西伯利亚的
3、国常会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国常会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