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三菱汽车告别中国市场 再见国产车发动机教父

时间:2025-07-29 04:55 作者:枝叶采采

三菱汽车告别中国市场 再见国产车发动机教父

近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关系,并退出该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至此,三菱汽车在中国的生产版图彻底清零。从曾经的“国产发动机教父”到如今的黯然离场,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兴衰难免令人唏嘘。

三菱汽车曾经在中国汽车工业里扮演着“技术奶妈”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尚处蹒跚学步阶段,自主品牌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几乎一片空白。1997年,沈阳航天三菱的成立犹如一场及时雨,其生产的4G6系列发动机凭借稳定性能和适中的价格,迅速成为了国内车企的“救命稻草”。从奇瑞、比亚迪到长城、吉利,超过700万辆国产车搭载了三菱发动机,这家合资公司一度占据国产发动机30%的市场份额,既解决了自主品牌的“心脏”问题,又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对三菱发动机的依赖逐渐减弱。而当全球汽车产业向着电动化转型,三菱汽车的优势更是不复存在。这位曾经的“国产发动机教父”,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赛道上显得迟缓而笨拙。其末代电动车型阿图柯不过是换标版的广汽埃安V,缺乏原创性和市场竞争力。更致命的是,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整整6年没有推出全新车型,产品更新滞后也导致了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在广汽三菱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12年成立的广汽三菱曾被寄予厚望,2018年销量达到14.4万辆的巅峰。但此后销量便逐年下滑,2022年仅售出3.36万辆,不足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财务状况更是每况愈下,截至2023年3月,广汽三菱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净资产为-14.14亿元。最终,广汽集团以1元象征性价格接盘广汽三菱长沙工厂,将其改造为广汽埃安的增产扩能基地。

除了整车业务的困境,三菱汽车在发动机业务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业务开始大不如前,沈阳航天三菱的财务状况堪忧。2024年,沈阳航天三菱的营收为13.39亿元,净亏损为6252.72万元。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为3.01亿元,净亏损为2367.51万元。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三菱汽车的退出似乎已成定局。

事实上,三菱汽车的离场并非个案。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弱势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除了三菱汽车外,曾推动Jeep国产化落地的广汽菲克也已宣布破产。这些案例也无疑给其他外资车企敲响了警钟,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外资车企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给消费者带来所需要的产品,否则,这些外资品牌将面临与三菱汽车、广汽菲克相同的命运——被中国市场淘汰。

Top

1、中国佛教为什么成了跟金钱最紧密,最容易商业化的宗教?,佛教的金钱观念

2、外交部回应长江和记涉港口交易公告:中国政府将依法进行监管

3、记者:皇家社会有意自由身的维特塞尔,双方已就个人条款展开谈判,维特塞尔特点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lilz.cn/UJX/detail/dqljgl.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枝叶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