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6 16:26 作者:沙无漠
头部乳企提效实践:如何让业务“一问就有数”?
出品丨虎嗅智库
头图丨AI生成
“过去两周才能做完的报表,现在只需几轮提问,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这是某头部乳企上线 ChatBI(对话式商业智能工具)后的直观感受。工具只是手段,关键在于是否真正解决了业务问题。对零售和消费行业来说,数据分析的意义在于让业务人员通过简单提问,快速拿到答案,高效解决问题。
针对零售消费企业普遍面临的“数据找不到、工具没人用、难以辅助决策”等问题,7月16日,虎嗅智库第50期「502线上同行」闭门会邀请北极九章资深解决方案专家张晨,结合其在零售和快消领域的实践经验,从头部乳企ChatBI实践案例出发,系统分享了企业如何高效推进数据分析建设,涵盖项目落地路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组织配套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上线ChatBI前,先评估企业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ChatBI 基于大模型,可将口语化提问直接转化为数据查询和分析指令,帮助业务人员直接与数据对话,实现“对话即分析”的智能决策支持。在零售消费行业,它解决了“数据用不起来”、“洞察做不出来”的两大痛点,广泛适用于门店运营、供应链优化、消费者洞察等多个场景。
比如实体门店店长可以通过ChatBI平台,在移动端语音提问“昨日A店毛利低于目标的原因?”,几分钟内即可拿到归因分析报告,替代原需数小时的数据提取与人工比对;电商企业的营销负责人则可实时查询“618活动中新客优惠券核销率”,据此快速调整促销策略等。
但不是所有零售消费企业都适合立刻做ChatBI。张晨建议企业上线ChatBI平台前,先做下数据分析成熟度评估,从“数据、业务、组织、回报”出发,结合企业数据建设和应用现状,看ChatBI建设适配阶段。
在数据层面,要判断是否至少完成了核心数据的中台集成,关键指标是否统一口径,数据缺失率和重复率是否可控,是否有适合的非实时场景数据可被自然语言分析提问;
在业务层面,要识别那些“频次高、跨部门、维度多”的灵活取数场景,例如销售分析、活动评估、渠道洞察;
组织上,则要看业务部门是否有主动需求、IT是否有基本配合能力、高层是否具备推动意愿;
最后在ROI方面,张晨建议投入不应超过年均分析师成本的50%,并优先验证能提效或挖掘增量价值的场景。
同时,为了让评估更具可操作性,张晨还提供了一套评分模型,建议企业根据评分结果确定行动计划
得分80分以上可以直接推进,60–79分建议小规模试点,40–59分则需先补数据短板,40分以下建议先夯实基础。
聚焦单点,把一个场景跑通后,再全面铺开
当企业明确可以做ChatBI,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从哪儿开始?张晨建议采用“统一规划、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落地思路。
以一家乳品企业的项目为例,他们最早从销售与渠道部门入手进行试点,需数据直接来自现有BI看板,团队只花了两周就完成从需求梳理到系统部署、语义模型搭建、权限配置、初步培训及上线使用和持续运营的全过程。
项目组用了两周时间,就完成了从需求梳理、系统部署、语义模型搭建、权限配置和初步培训及上线使用和持续运营的全流程工作,整体节奏明确、推进高效。
乳品项目实施流程
技术可以标准化,项目能否跑起来,本质上看的是人。张晨特别强调要配齐五类关键团队角色,项目负责人协调推进;数据工程师完成数据源对接并优化查询性能;业务分析师翻译场景需求;AI训练师持续进行模型调优及支持库维护;IT工程师则保障部署与安全。
这个“小分队”的组建不仅仅是为了搭建一个数据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跑通“业务提问→平台响应→实际使用”的落地闭环。
试点完成后,从“一个部门用起来”到“多个部门能共用”,ChatBI的推广路径也有方法论。结合乳企实践,张晨建议选出“部门内的种子用户”,通过他们带动团队使用;同时结合实际运营方式,比如问数大赛、搜索排行榜、反馈通道等,让业务人员对ChatBI平台从“偶尔试试”逐步形成“主动依赖”。
落地攻坚:数据、业务、安全难题解法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企业常会遇到数据、技术、业务、安全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张晨结合多个零售消费项目实战经验,给出了一些务实建议:
针对脏数据、多源数据整合困难问题,可以构建数据中台,统一语义层、优先接入高质量系统数据等;
聚焦业务用户接受度低、需求范围蔓延等问题,可通过RICE评分模型(影响范围Reach×价值Impact×可行性Confidence÷成本Effort)筛选场景,控制预期,聚焦“核心”的场景,避免“所有人都想要”却无人真正使用的需求蔓延,同时用培训与赛马机制激发使用积极性;
最后,对大家都很关心的安全问题,则可通过私有化部署、字段级权限、加密策略,来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治理。
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不过,最难的问题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组织内部对数据角色的认知。张晨坦言:“如果业务觉得数据只是分析师的事,平台就不会有人用。”要让ChatBI真正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既需要上层推动,也需要下层自发反馈,缺一不可。
让数据“飞轮”真正转起来
一个好的ChatBI项目,不该只停留在“能问”,而是能“反哺”。张晨分享的实践中,很多企业通过平台搜集使用数据与反馈,迭代语义库、优化指标定义,甚至反向驱动数据治理。
判断数据飞轮是否转起来了,有几个标志:提问变多了、报表自己建了、愿意扩展新场景、甚至业务人员开始主动提出新指标和洞察需求,数据团队也愿意协同跟进与支持。
他提到另一家零售客户,一个月内一名业务用户自助搭建200张看板,覆盖多个团队,跨部门沟通效率提升40%。“很多一线业务人员原来觉得数据‘遥不可及’,现在能主动提问、自己看懂数据,对数据的应用自然也就融入了日常业务。”
结语
ChatBI不是简单的工具替换,而是让组织重新理解数据价值、调整使用方式的过程。比起“AI能做什么”,更值得关注的是:谁能用得上?谁愿意用?谁真的用起来了?这或许才是企业走向真正“数据驱动”的开始。
整场活动中,线上观众也参与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复杂SQL查询如何保障准确性?如何应对部门间数据口径冲突?”等问题,嘉宾也一一给出相应回答。此外,也有来自知名TOP公司40+决策者们,比如日立(中国),蒙牛、茶百道、都市丽人、海信、广为电器等这些优质观众参与本场活动。现场活动在交流实践经验,探讨业务合作等多种声音下落下帷幕。
欢迎添加智库小虎
加入虎嗅智库AI创新落地实践交流群,获取独家AI创新案例与洞察,实现AI落地快人一步。
关于虎嗅智库: 虎嗅智库是一家聚焦企业数字化、AI创新实践的新型研究服务机构,为产业智能化进程中的甲乙双方,提供有洞察性的研究报告、案例评选,以及线上会议、线下活动与参访服务,以支持企业高管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明智决策。 我们提供的核心价值: 及时与优质的洞察,了解技术、了解行业、了解同行与对手; 为决策者技术与产品战略决策、产业规划、解决方案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帮助市场全面了解前沿科技及所影响产业的发展状况,还有未来趋势。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06661.html?f=wyxwapp
3、中国驻韩大使馆提醒赴韩游客谨防强制消费,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紧急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