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19:12 作者:真廷华
台湾大罢免:国民党「大成功」?选民心态变了?,2020年台湾大选 国民党
作为一名偏蓝选民,在选前蓝白营朋友、甚至我可能连国民党自己,都没想过民进党尽全力动员的「大罢免」,在7月26日首次投票后会以大失败收尾。
选前我们的口头禅基本是——哎呀国民党完了。
大罢免是民进党因去年选举未取得立法院多数席次,而对31名国民党立委全面发起的罢免活动,726先投了24名蓝营立委、外加民众党的新竹市长高虹安;8月23日还有七名国民党立委的投票。此723格外重要是因为「危险名单」的蓝委大多在此列。
先给各位整理此次投票结束后台湾媒体格外关注的:
一,通常来说,反罢免的票非常难超过立委市长们当初当选的选票。但此次出现几区反罢票超过当选票的特殊案例。
民众党高虹安卷入助理费丑闻,然而她获得的反罢免票数,不止超过当初她当选的票数,也超过历届新竹市长的当选票数。显示同情柯文哲的力量仍在。
二,此次大罢免,素来与赖不合的蔡英文派系真的全力以助?此次据传民进党内部态度不一,若明年地方选举民进党再次选情不佳,民进党内部赖是否能稳住。
三,台湾民调的吊诡之处。选前多家民调展现的是:整体上,反对罢免的民意高于支持罢免;但在愿意去投票的比例中,偏绿、赞成罢免阵营,高过偏蓝、不赞成罢免的阵营。
于是,具体到国民党各立委,就出现了多个「危险名单」,比如国民党立委叶元之的选区偏绿(2024会赢纯粹幸运,因为当时深耕当地多年的民进党立委爆出不雅片风波,叶险胜对手两千多票),结果此次民调显示「一定完蛋」的叶立委反罢免票还赢了三千五百票。
民调显示「差距小」、「有点危险」的如新北市中和立委张智伦(这一选区在张之前立委为民进党籍),结果揭晓,反罢免票还高过张当选时的票数。
四,选前蓝白在立法院通过了台湾每人普发一万元的法案,这个是否成为助力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有用、亦有不少留言认为「我根本不在乎一万,就是很烦极端的青鸟」。
五,此次投票率高,过往罢免投票率落在二乘至五成之间,此次最低約五成、多个选区近六成(县市长大选投票率为七成)。
因此,普遍认为国民党稳住的关键在于白营、中间选民出来投票,表达「不希望民进党一党专断」、「反感绿营动不动就骂不同意见者亲中卖台」等诉求。
台湾媒体及学者讨论的专业角度大致如此。讲完专业的,且让我讲讲不专业的小老百姓角度。
作为基层小民,我也只能跟您分享个人所见所感,无法跟您讲2028谁会赢,因为我不是台湾内政专家。
首先,印证沈默的许多人确实存在,这也造成这次偏绿阵营非常错愕。
此次大罢免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件事。其一是一位我原先认为游走于浅绿和白营的朋友(台北市民),突然表示,其实柯文哲现在有点太惨了、被针对过头了。(但这位朋友随即表示,他对大罢免冷感,大概不会去投)。
其二是在脸书上,在选前的风向基本都是大罢免大成功,选后我刷到好几次「终于能表态了」的留言。选后隔天,一位朋友才说其实他有去投反罢免,但选前他对大罢免没有展现出任何「愿意投票」的倾向。
这些「沈默的声音」有多少?有多少人平时不说、安安静静去投票?尚无具体数据能论证,此次投票应可作为一种参考。
其次,这次投票代表蓝白明白需合作才能生存,但国民党问题仍大。此次投下反对罢免票的人,未必在明年县市长选举投国民党。
很多蓝营选民并不喜欢自己这区的立委,大罢免这半年我周围的蓝营不乏冷嘲自己这区的立委滚下去也没差的声音。这批人中会真去投的,大概率是被情绪勒索到受不了。民进党柯建铭选前大喊「是台湾人就去投罢免票」,无疑是逼他们出去投票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今天只专心罢免民怨比较大的几个区,少说点「罢免才能护台湾」这种高高在上、否定另一方的话;而是针对这区的立委施政提出具体批评,有可能国民党会丢个几席。
最后,此次大罢免终归是一场「对大陆政治的反对态度(抗统)」与「警告赖」,这两方的动员。
前者「反中护台」的口号之所以让人厌烦,是因为此次罢团用了强烈的情绪勒索——「你不这样,就是不爱我,不配在我家」的恐怖情人方式。
然而,两岸政治对立的现实未变。当上升到格局更大的大选,这口号的威力会更大,台湾人会更思考:要以什么政治态度面对大陆?
若民进党能从情绪勒索回归到略中庸,在施政上展现出拉拢中间选民的态度,白营、中间的票未必不会改变。
台湾多数人民期望的,大抵是三点:公平正义(弱势群体能被照顾)、言论自由、以及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
第二、三点原体现在应对大陆的态度上,但赖上台后偏深绿者常对不同意见者扣帽子,才导致一部分浅蓝与中间派出现「言论包容限缩」这种焦虑,觉得先别说统独了,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变了、没有以前友好。
凑巧的是,在大罢免投票前,与「投罢免才能防止对岸渗透」一样热门的新闻,是台湾艺人吴姗儒踩踏刘宇宁照片的事件。台湾广大网民为了「中国人」一面倒地追着骂「自家艺人」数天,形成有意思的对比。
当一起追大陆明星时,蓝绿立场不那么重要;但当涉及台湾内部议题时,却泾渭分明、难以共处、不容妥协,这大概是台湾社会又包容又矛盾的好玩之处。
1、江苏4家银行同日被罚720万、两人禁业,南京银行收年内第4张罚单,南京银行被开罚单
2、马斯克介绍SpaceX星舰计划:目标回收上级飞船、在轨加注燃料,马斯克星舰sn1
3、165亿美元芯片大单!特斯拉给了三星,马斯克:我将亲自参与提升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