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9 11:52 作者:毅铭情
原创 | 一天内三个重大信号扑面而来,普京要打全面战争?!
三个重大信号扑面而来,普京要打全面战争?!
俄乌战争,正在疯狂外溢!其实,早在2022年爆发之初,占豪就断定这只是战争扩散的前奏,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爆发“新冷战”。现在看,整个中东打得一塌糊涂,多国已经呈现被瓜分的状态。甚至,连安静的东南亚,现在柬埔寨与泰国都正在爆发激战。而现在,更可怕的局面正在扑面而来,那就是俄乌战争正在向更高烈度、更大范围扩散。
老战友们应该都记得,占豪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分析过,俄乌冲突早已不是单纯的地区战争,而是美西方与俄罗斯战略博弈的终极对决,是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组的东欧切口,这不但关系到东欧政治经济秩序重组,也关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组。
就在过去的一天之内,三个重大信号释放出东欧全面战争可能爆发:
一、泽连斯基制裁中国
泽连斯基真是个小丑!特朗普已经开始赶他下台了,甚至已经开始支持反对势力商界对泽连斯基示威了。很显然,特朗普对泽连斯基逐渐失去了耐心!之前占豪分析过,特朗普上台后很可能与普京合作做掉泽连斯基,现在这一推断也在应验之中。未来,美国和俄罗斯,很可能以“对抗式合作”这种方式,来共同瓜分欧盟的利益。当然,当初他们这种合作倾向有共同瓜分中国利益的尝试,只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中国给反制了!最后,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意识到瓜分中国不现实,于是转向了瓜分欧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周日(7月27日)表示,他已批准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的新制裁,泽连斯基发表声明表示第十八项制裁措施已经生效,制裁对象包括来自中国等其他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
泽连斯基这是发的什么疯?其实不难理解!他是想通过这样的姿态来获得特朗普的认可,意思是自己不但反俄还反华,自己还有价值。但是,他这一招恐怕要落空了,因为特朗普并不会那么认为。也别说泽连斯基对围堵打压中国分毛价值没有,哪怕是为美国挑战中国几年的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也无法打动特朗普。
但是,泽连斯基制裁中国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西方可能要与俄罗斯展开更高烈度的大战了。泽连斯基制裁中国的逻辑是,中国支持了俄罗斯,所以这个制裁不仅仅是讨好美国,更是要与俄罗斯爆发更大冲突的前兆。
二、波兰与北约空军对俄出手
重大变化前,往往会有一些重大信号。譬如,7月28日波兰军方和北约战机紧急出动战机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而且地面防空系统还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这种动作,就是准备采取军事行动的意思。而且,这并非偶然——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近期正在扩建五个秘密核基地,而北约刚刚启动"东翼威慑战线"计划,准备在波罗的海国家部署常驻军队。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多纳休7月16日公开表示,北约已制定针对加里宁格勒的作战压制方案,意思是北约可能拿走这块俄罗斯的飞地,这直接踩了俄罗斯的核红线。
试想,如果北约真的下手抢夺加里宁格勒,那俄罗斯就只能通过陆路通道来应对,这就必然意味着波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都得参战。因为,在白俄罗斯与加里宁格勒之间还隔着波兰和立陶宛,俄军要通过必须过两个国家其一,而两个国家都是北约国家,所以这么一来必然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与整个北约打仗。
所以,这个信号非常明确,那就是在美欧达成了国防预算的协议后,就像占豪此前分析的那样,仗就需要打起来了!因为,只有打起来,欧盟才能购买武器供应给乌克兰,仗才能打下去,美国才能大发战争财。
三、俄外长表态,俄罗斯可能将对抗整个西方
针对当前这种形势,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7月28日的表态极具分量,他说:"俄罗斯正面临历史上首次单独与整个西方作战的局面"。其实,在当下这个局面下,这并非危言耸听。
从军事部署看,北约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的驻军规模在扩大,甚至已经威胁占领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所以双方不但在疯狂试探,还在做着重大准备。更关键的是,北约已经达成了到2035年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的水平,占豪之前就分析过,这必然意味着打仗,只是和谁打的问题。
对于其中的风险,俄罗斯并非毫无准备。普京7月25日宣布全面实施海军现代化建设计划,这绝非偶然。目前俄罗斯黑海舰队已恢复对克里米亚的绝对控制,波罗的海舰队在加里宁格勒的S-500防空系统、"伊斯坎德尔"导弹构成严密火力网。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战术转变——减少重型装备使用,转而采用徒步步兵和摩托车部队,这种"轻装突袭"模式更适合在北约情报系统渗透严重的战场保持战术突然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波兰2026年军费已经确定占GDP的5%,相当于年度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这种超常规投入必然加剧国内经济压力,同时也必然有其明确目的。更讽刺的是,北约秘书长吕特7月25日还在呼吁巴西、印度等国施压俄罗斯,但这些国家早已通过金砖机制与俄罗斯建立能源-粮食贸易通道,北约的孤立战略正在破产。
俄罗斯的底牌远不止常规武器。加里宁格勒的战略地位相当于插在欧洲心脏的尖刀,其导弹10分钟就能覆盖柏林。俄罗斯总统助理帕特鲁舍夫26日强硬表态:"任何对加里宁格勒的军事入侵都将遭到核反击"。这与梅德韦杰夫2022年5月的警告一脉相承——当常规武器无法保障安全时,核威慑必然登场。
中国在博弈中扮演着特殊角色。7月25日,中国与俄罗斯海军在太平洋举行联合演习,这种"东西联动"既是对北约"威慑之弧"的战略牵制,更是对"全球北约"染指亚太的明确警告。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稀土资源控制、能源合作等非军事手段,正在为俄罗斯构建"战略防波堤"。
这场较量的胜负手不在乌克兰战场。北约构筑的"威慑之弧"看似严密,实则危机四伏:美国对欧安全承诺的动摇、德国对军费分摊的不满、波兰与匈牙利的矛盾都在削弱联盟凝聚力。而俄罗斯虽然孤立,但其核威慑能力、能源武器化手段、与中国构建的"非结盟"战略协作,正在形成新的博弈平衡点。正如普京7月25日强调的:"俄罗斯不需要盟友,因为真正的力量永远来自自身"。
很显然,普京已经准备好了打全面战,上述三个信号非常清晰地表明,战争会进一步扩大,而普京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战友们,咱们要清醒啊!这场危机的本质是旧秩序崩塌前的最后震荡,我们要准备好做好重建世界秩序的准备。北约的"东翼威慑"如同在流沙上筑城,而俄罗斯的"核盾牌"则像悬在欧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真正的破局点,或许不在加里宁格勒或基辅,而在华盛顿与布鲁塞尔的算盘能否打得响——当美国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欧洲纳税人却要为来自美国的高昂价格天然气买单时,这种"集体安全"又能维持多久呢?
打,也许是唯一的出路了!
中美都笑了,欧日成最大输家!
时代变了!过去,美国是既要从中国身上薅羊毛,又把盟友当韭菜割。但是,这次中国在科技突破后拿出了稀土杀手锏,特朗普与中国打关税战打了不到两周就“主动求和”,然后中美实现了阶段性妥协,在3个月缓期后接着又要三个月延长。与此同时,中美都在各自勾勒对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布局,可以说是正在笑到最后,也必然笑到最后。相反,欧盟与日本已经成了最大输家。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就在这几天美日、美欧达成贸易协议后摆在眼前的残酷现实。
我们先来看美日协议。根据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公布的条款,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换取汽车等商品关税从25%降至15%。表面看这好像是"双赢",实则细思极恐!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日本投给美国的5500亿美元要由美方主导,美国最终不但要拿走未来投资产生的90%利润(如果有的话),关键是日本还要对所有美国商品都零关税,这简直是丧权辱国啊!这相当于日本把钱直接送到美国口袋里,投资变成美国的资产,自己最多只能拿到10%的利润,也就是说风险都是日本的,利润基本都是美国的,简直是天下最好的生意!
更狠的是,日本开放大米市场,立即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配额,这等于自毁农业防线。丰田、本田等车企的汽车要卖给美国就得承受关税,但美国的汽车要卖给日本就是零关税。日本车企股价应声下跌超4%,市场都被这种"输血式妥协"给惊呆了!
日本承诺将在美国投资的5500亿美元,聚焦于半导体、汽车制造和能源产业,大家注意看,半导体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但他自己制造能力有限,所以这相当于日本给美国建工厂,承担建设产业链的成本。汽车和新能源都是中国的优势产业,美国这是要日本承担与中国竞争的成本。美国,无论如何都是赚;日本,无论如何都是亏。问题是,日本一年对美贸易顺差才六七百亿,哪里经得起这么抢啊!
再看欧盟。美国对日本开15%关税特例,虽然对欧盟整体也是15%的关税,却对欧盟维持50%钢铝关税不变。欧盟对美国同样有丧权辱国条款,欧盟答应美国,未来三年不但要新增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并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还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这简直是赤裸裸抽血啊!西方评论人士评论称,总额7500亿美元这一数字其实毫无意义,根本无法实现,一方面美国难以供应如此之多的能源产品,另一方面欧盟能源需求的增量也是有限的。
其实,这完全是欧盟自己在给自己找台阶下。这其中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如果生产不够的话,岂不是可以涨价来凑?这又不是美国第一次干这种事,欧盟好像刚经历一样!
与欧日完全不同,中国走了一条以斗争求和平的路线。5月14日中美同步宣布暂停加征关税,中国对美出口34%税率降至10%,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也暂缓上调。但关键在于,中国始终掌握着稀土这张王牌——全球90%以上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而美国稀土进口80%依赖中国。更值得注意的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欧消费品贸易额已达3933亿元,中国通过规则制定权争夺,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对于达成这样的协议,特朗普简直高兴疯了!看看下面照片中特朗普达成协议后眉飞色舞的状态,再看看冯德莱恩的落寞,我们就知道特朗普又赢了,欧盟又输了!
其实,这份协议深层的内涵就是,美国用强权抢了盟友的钱,通过这种"定向抽血"策略,成功让盟友为美国的技术升级买单。根据美日协议,5500亿美元将重点投向半导体制造、关键矿产开采等领域,这相当于日本替美国承担了90%的研发成本。日本央行被迫提前加息,正是这种"输血压力"传导的直接后果。美国自己没钱了,拿盟友的钱与中国搞科技竞赛。
其实,在这样的较量中,中国为何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军事上,东风-41洲际导弹列装部队,歼-20S双座版首飞成功,战略威慑能力持续增强,两架六代机试飞,中国军事的突破简直太快了,这是中国与美国竞争的最大底气;经济上,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连续4年稳居前15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5%;资源上,中国稀土占全球90%的市场,这种"三位一体"优势,让中国既有能力突破技术封锁,又有筹码在规则博弈中占据主动。
由于美西方的稀土技术相比中国至少落后5年到10年,那么展望未来,这种格局至少维持5-10年。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7月24日承认,美日协议生效后,日本贸易逆差可能扩大12%。而欧盟内部,德国IFO经济研究所预测,若无法达成自贸协议,2026年欧盟GDP将缩水1.8%。反观中国,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进入量产阶段,以及中国芯片技术重大突破,高端制造突围已见曙光。
战友们要清醒认识到,这场贸易战本质是存量博弈。美国抽血盟友维持霸权,日本欧盟被迫输血求存,而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战略资源储备,在增量赛道上开辟了新战场。未来胜负,早已写在"中国制造2025"与"十四五"规划的蓝图里了。马上,我们“十五五”规划就要来了,其实从规划中我们一定能看出我们是怎么赢美国的!
来源|占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J-ekofFpOtwzZEcjiTz7Q
1、按目前的情况,我们国家的战争能力到2100左右还能剩余多少,中国战争能动用多少人
2、再度撇清,特朗普称自己拒绝了爱泼斯坦邀请,川普和爱泼斯坦
3、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广东疾控局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