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银行合规“失血”:20元违法所得牵出240万重罚
从违规细节看,七项问题几乎覆盖银行日常运营的全部敏感环节:金融统计失真、账户管理疏漏、特约商户与支付终端失控、反假货币及人民币流通瑕疵、征信查询越界。
回看紫金银行的业务版图,南京都市圈零售、小微、普惠客户占比极高,根据紫金银行2024年末的财报数据,个人贷款余额高达412.55亿元,占贷款总额近两成。大量分散且信息敏感的长尾客群,使得数据采集、支付终端布设、特约商户管理成为天然的合规高风险区。
截至2025年一季报,紫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下降4.82%;净息差1.23%,较2024年末的1.42%,收窄0.19个百分点,低于同城南京银行的1.43%。不良贷款率1.24%,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02.52%,较年初下降约50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69%,较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0%,虽高于监管红线,但在同业中偏低。
合规整改带来额外支出,叠加监管罚单后负债成本上升,一季度存款付息率环比上行6个基点,进一步压缩息差。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均有所抬升,若资产质量继续恶化,将同时侵蚀拨备和资本缓冲。
从“规模冲动”到“质量求生”的艰难转身
然而,零售业务的“薄利多销”模式对运营效率、风控精度要求极高,紫金银行过去沿袭信用社时代的“人海战术”与“经验风控”在数字化、合规化浪潮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为守住规模,该行对公贷款占比仍维持在30%以上,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客户景气度下滑,导致2024年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增加18%,对公与零售风险同步暴露,让资本补充与利润留存之间的平衡愈发艰难。
紫金银行的困境并非孤例。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县域农商行、城商行普遍面临“大行下沉、监管上浮”的双重挤压。2025年以来,央行、金监总局对地方金融机构开出的百万级罚单超过300张,处罚事由从传统的信贷违规、票据套利扩展到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反洗钱、支付结算等更精细领域。监管“穿透式”检查与“双罚制”常态化,倒逼中小银行重新审视“规模—效益—风险”不可能三角。
对于紫金银行而言,罚单之后的首场“压力测试”将是其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管理层能否给出一份涵盖合规整改路线图、资本补充方案、风险压降目标的可执行计划,将直接影响评级机构对其展望的调整。
1、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发生4.2级地震,山西临汾地震刚刚最新2021
2、泰国代总理警告“可能升级为战争”!柬埔寨召集中美等多国外交使节
3、马克莱莱:很高兴看到凯塞多以自己的方式在切尔西书写故事,马克莱莱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