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男人的1000天自我救赎,成了数百万《一拳超人》粉丝的精神图腾
真新镇小茂 | 文
36岁,失业、离异、丧失抚养权、独居、存款见底......所谓中年危机,再糟糕也不过如此吧。镜头中的男人眼窝深陷,肩膀佝偻,皮肤粗糙如砂纸,每道纹路里似乎都刻着岁月和苦难的印记。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 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 因为心不定,脚不动。”2021年8月,在自己发布的第一条立志健身的视频评论区里,堂主lee写下了这样一段心灵鸡汤。
你能在各种场合看到类似的话,但此时大概还没人想到,这个随手发布的动态,将成为后来数百万人津津乐道的传奇起点;也不知道三年后的堂主会站在聚光灯下,完成那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终极挑战。命运的齿轮真的在这一刻开始了转动。
2015年,《一拳超人》动画风靡全球,主角埼玉的锻炼法被无数人争相模仿。“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再加10公里跑步,坚持三年,你就能变得像我一样强”。
三年,1000天,一个强度不算离谱、原理简单到荒谬的训练计划,但真正困难的是坚持到底。刚开始的第一个十公里跑堪称极限运动,确切地说,是连跑带走完成的。他在6公里的时候,心肺已然到达极限,胃肠严重痉挛,T恤被汗水浸透,盐霜在衣领凝成白色地图,像一条搁浅的鱼般大口喘息。
"这才刚开始。"他对自己说,挣扎着回到铁皮屋开始力量训练。他用手机前置摄像头拍下自己狼狈的样子,上传到几乎无人关注的社交账号,配文只有简单的一行字:"挑战琦玉训练法"。
实际上是埼玉,他打错字了
当时大家并不清楚36岁的堂主为什么会发起这项挑战,是心血来潮、深思熟虑,或者只是单纯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后来据他回忆,完成了几天挑战,肌肉被乳酸摧残的时候,脑海中一个念头反而清晰起来——这可能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而只是为了自己坚持做一件事。每天改变一点点,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01
堂主lee是1985年人,出生于山东农村,曾在初中时辍过两年学,因为当时在班里年龄偏小经常被欺负,和即使坐在前排也看不清黑板——他后来才知道这叫近视眼。他辍学的原因,以现在眼光看来非常可笑,就像随随便便放弃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东西,但也许在那个时期、那个地区的人的认知中,这些东西确实是不重要的。
辍学期间,他卖过菜,收过破烂,在工厂打过工,做过苦力,一个月能挣个两三百块钱。直到两年后,在一位亲戚的劝说下,堂主才重返了学校。
本来就是个学渣,又辍学两年,基础再弱也不过如此了。但带着一股拼死也要上大学的信念,他就像是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的主角,晚自习熄灯后点着蜡烛继续看书、早自习开始前借着楼道的灯早读。只用半年时间,堂主就挤进班里前几名,最终成功考入了当地的重点高中,也成功考上了大学。
如果你认可传统意义上的天赋,是指那些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先天优势,如智商、长相、运动神经、音乐敏感度、家庭条件等,那么堂主确实是一个天赋平庸的人。但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空尺度上,也许持续努力的意志力就是最致命的天赋,因为它能改写其他所有天赋的初始值,把“人是什么”的定义权从神明手中夺回。有这种天赋,你可以无数次被打倒又爬起来。
其实埼玉训练法,并不是一个好的锻炼方式。其一在于,它的训练量对于零基础的普通人来说强度过高,很容易劝退新人甚至导致受伤。当你长跑结束,膝盖像两颗生锈的轴承般咯吱作响,疼得像是有人往骨缝里钉钉子,别说1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除以10都未必搞得定。
而且力竭状态下的训练会增大受伤风险,恢复的时间可能会让你失去继续锻炼的习惯。堂主就经历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事情。他曾因为下雨和帮朋友做鱼缸小鸽一天,为了补足进度次日开启三倍量埼玉训练,导致膝盖受伤停了10天才能恢复跑步。
其二在于,埼玉训练法无法锻炼到你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有健身习惯的人,会将训练计划分为二分法、三分法、六分法等不同类型,原理是分别以几天为一个周期,系统性锻炼到你的胸肌、背部、肩膀、腹肌、手臂、腿部共六大肌群。锻炼后的肌肉需要时间休息,时下流行的三分法就是每天训练两个部位,三天为一个循环,将身体的每个肌群都均衡地锻练一遍。
非唯一正确答案,仅供参考
当然,专业的训练需要更孤立地刺激每一块目标肌群,比如手臂分为小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肩膀分为前束、中束和后束,每个肌群都有对应的训练动作。所以“健身先健脑”,从来都不是一句玩笑话,每个健身爱好者起码也都研究过人体解剖学和营养学相关的知识。
不健脑的后果
埼玉训练法的力量训练只有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三个动作,俯卧撑主要锻炼胸肌、三头肌和肩前束;仰卧起坐锻炼腹肌;深蹲锻炼腿部肌群。发现问题了吗,它几乎完全练不到你的背部和二头肌,久而久之会造成全身肌肉的不协调,自然也会影响运动表现。
堂主是一个智慧但“疯狂”的人,他意识到埼玉训练法的缺陷,然而是用更多更高强度的方式来弥补的。在每日基础训练以外,他还额外增加了引体向上、划船、双杠臂屈伸等力训动作,结果在126天拉伤背部的肌肉,暂停了半个月才恢复。
然而第211天,同一块背部肌肉第二次“背叛”了他,这让他在镜头里消失了八天时间;第336天,病毒击倒了这个能连续跑马拉松的男人,又是十三天的被迫休息;然而恢复训练后的第三天,奶奶离开人世去往了天国,仅休息一天他又重新踏上马路......
day651,风雪无阻
加上生病、其他伤病、必要的休息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他实际上花费了1425天才完成了所有挑战。这里面的大多数日子,他的视频只有4位数的播放量和个位数弹幕;也没有团队包装和专业补给做后勤,只有盐巴水的咸涩滋味陪伴他熬过第一个500公里。
堂主爆火之前,曾有人在直播间问堂主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他开玩笑回答,说每次跑步就当成会有人给你一百块钱,只是这个钱暂时不给你,等你完成了挑战才会兑现。他在最初期的时候确实很艰难,脚下的便宜运动鞋由于日复一日的磨损已经几乎看不到花纹,两套衣服隔天换着穿,喝白开水兑盐,也是用最便宜的方法补充电解质。
所以,这是关于一个男人如何用血肉之躯对抗时间、伤病与命运的故事。人类可以测量出肌腱的极限拉伸强度,但可能没法测量出“坚持”这种东西的断裂临界点。只有行动起来并不断思考,度过迷茫期你就会找到一个信念:努力到极致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这不是我写的心灵鸡汤,这是堂主本人的原话。
埼玉训练法还有第三个缺陷:对于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它的强度又不太够看了,没法让你持续进步。健美圈有个梗,说低强度有氧做多了掉肌肉,我得辟谣一下,这是假的,但长时间有氧会消耗大量热量。若身体处于热量赤字且蛋白质摄入不足,就确实可能会分解肌肉蛋白供能。所以掉肌肉的不是有氧,而是热量赤字。
对此,堂主的方法是,每过一个一百天,他就会在当天的挑战增加相应倍数,比如第五百天就是50公里+5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
专业马拉松选手完成全马42公里需2-3小时,而100公里超马顶尖选手通常需6-10小时。若未经专业训练,普通人可能因横纹肌溶解、电解质紊乱或心脏过载而休克。更何况之后的力量训练,肌肉乳酸堆积和能量耗尽会导致动作变形,极大增加受伤风险。这是如数学公式般的倍数震撼,但这些挑战真的被完成了。
但这也意味着,最后的第1000天,他将面临100公里+10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的终极挑战。
02
凌晨三点,夜色像块浸透墨汁的绒布,缓缓覆盖整座城市。本该空旷的街道上,却已经站着几个蓄势待发的人。遥想第一天训练时,整座城市都对堂主视而不见,但最后的这一天,他不是一个人,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都陆续不断有人陪他长跑,就像数个被点燃的灵魂在同步燃烧。
一天内完成100公里跑步+10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的挑战,属于极端高强度、接近人类极限的运动负荷。假设你是一位体重70kg的成年男性,估算总热量消耗会在8000-10000大卡之间,相当于成年男性4-5天的基础代谢。过程中,你需要持续补充碳水、大量的电解质和水分,否则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
同样困难的还有时间安排。100公里跑步被誉为“超级马拉松”,专业超马选手需要6到10小时完成,非专业跑者则需12+小时。在那之后的3000次力量训练,即使按每秒一次的频率不间断,也需要50分钟才能完成。但实际上不可能,算上分组和组间休息,最起码也要3到5个小时。以上这些,加上休息、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
一些以残酷著称的特种部队选拔,比如海豹突击队的“地狱周”,据说其单日训练的平均热量消耗就处于这个水平,凌晨3点被强制唤醒,直到次日凌晨1点才被允许睡眠。大多数人,他们本身就已经是特种部队军人,会在中途因身体崩溃被送医,或心理崩溃放弃。所以,轻易请不要模仿,除非你想体验“活着的地狱”。
跑到第40公里的时候,东方的天空已经变得透亮,陪跑的人群也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第50公里,长跑部队的规模变得比之前更大,体力跟不上的参与者选择骑自行车跟在后面;第60公里,部队进一步壮大,正午烈日下,队伍膨胀成流动的庆典;第70公里,37°的烈日把路面烤得发烫,影子缩成了脚下模糊的黑,堂主的步伐却没有受到影响,像一台电量用不完的跑步机器。
最后10公里,跑步的人结成了一支方队,太阳将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投射在路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如血管延伸,连接心跳和地面的脉搏。
第100公里,终点线上已经聚集了为他欢呼的人群。这个贫穷、瘦弱、黯淡无光的男人,在1425天之前还一无所有,但现在他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
在终点线上,堂主这样说道:“我希望大家不是只感动一下,而是真正选择一件事,比如学习、比如工作、比如跑步、比如健身,真正地去做,去坚持下去,我们一起变优秀,这是我最想看到的。很多时候我看到一些私信和评论,说‘堂主我开始干什么了,我坚持了多久’,我真的特别感动,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一些评论私信。我希望大家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后你给我私信。堂主,我开始做什么事情,我做下来了,我得到了什么,我特别希望能从你们这么听到这样的消息。”
所以用1000天专注做一件事,你能获得什么?答案可能就在这最后一天的故事里了。
03
根据网友“春晓owo” 的统计,堂主在琦玉训练1000天挑战中,共计完成跑步20394km,俯卧撑237330个,仰卧起坐237044个,深蹲238950个,引体向上98164个,双杠臂屈伸108308个。其中跑步里程没有包括马拉松、半马等赛事;力量训练也没有统计堂主早期视频中的反向划船、双杠举腿、器械下拉、哑铃弯举、杠铃弯举等训练。
仅仅是跑步的20394km,就相当于北京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直线距离。让他变秃的是理发师,变强实打实靠的是自己。
可能一开始,你嚷嚷着想做一件事,很多人只觉得这是个哗众取宠的噱头罢了,并且等待着看你的笑话。但如果你真的一直坚持,人们态度会开始转变,会有人开始行动,效仿你的自律,并对这种坚持投以崇高的敬意。这世上最动人的故事莫过于此,当你在黑夜里独自出发时,永远猜不到终点会有多少双,被你的脚步擦亮的眼睛。
所以这篇稿子的后面,我们不光要聊堂主,还要看到许许多多因他而改变的人。
在堂主lee第一千天收官之战的视频评论区,一位ID叫“显像”的台湾省网友引起了许多关注。他带来了许多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强风跑团”成员们的留言。这些在风里跑过的人留下了很多话,也有很多没说出口的情绪,藏在风里、汗里、夜里。
这些文字值得阅读
原来海峡另一边的月光,也照着和我们一样的汗水,让发光的数字逐渐被跑过的脚步扰乱,最后变成一地星辰。
阿任是强风跑团的一位女生,说起来,在跑步这条道路上,还算得上堂主的前辈。阿任不算有天赋的女生,跑得不快,力量平庸。她小学三年级就进了田径队,第一次练五千米的时候,跑完哭着回家,觉得人不应该这样虐待自己,但第二天早上还是自己绑鞋带去操场。教练摸着她的头,只说了一句话:
“长跑不是靠天赋,是看谁比较不怕孤单。”
长跑的本质是与孤独签订契约,她记住了,所以从国中开始认真训练,比谁起床都要早。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获得了一项才能:可以一直跑,不喊累也不退。她渐渐喜欢上那种感觉,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在跑的时候,能听到身体里有个东西还在动,还在活着。因为生命就从这里诞生的,当你不怕孤单了,全世界都会陪你一起跑。
但终于,阿任还是跑不动了。一开始只是有点喘,但身体还是会走出去。直到某天早上昏倒,被送进医院,醒来时天花板是白色的,插着点滴,耳边传来心电图的声音。她的胰腺头部长了一颗肿瘤,已经很大了,现在不能开刀,只能尝试化疗。
其实她就要死了,不会超过今年冬天。
阿任尝试过和堂主类似的挑战,高中三年每天晨跑、练间歇、参加训练营,一天也没有断过,只是没有记录下来。真正让人难过的,是所有的故事都会被时间抹去,像没发生过一样。所以,需要有人替所有的跑者,补上那段被时间抹去的证明。
一定要跑下去,让风记住你的形状,所有人终将在风里相见。
而这一刻起,新的故事又将开始了。我们以为自己在追逐终点,也许真正做的,其实是在成为后来者的路标。
04
其实堂主一拳超人挑战的大结局,还出现了一起不大不小的闹剧。当天晚上,直播间上万观众期待一场完美谢幕时,他的女友却因为一个手机充电的问题,在直播中和他发生了争执。一时间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觉得堂主三年的努力变成了虎头蛇尾,正能量的英雄故事变成了家庭狗血剧。
我不否认,这场争执给收官直播染上了黑色幽默的成分。但我也不太想上纲上线,把它视作一次值得关注的、毁掉“英雄”声誉的负面事件。互联网喜欢造神,但神往往不真实。某个普通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人们就会迅速把他塑造成完美榜样,自律到极致、情绪稳定、毫无瑕疵。可问题是,真实的人类不是这样的。
很多观众期待的结局,可能是堂主完成挑战,和女友拥抱庆祝,两人对着镜头微笑,弹幕刷满"见证历史"和"致敬"。但现实是,堂主跑完100公里,累到虚脱,情绪敏感,女友可能也因为长期配合他的训练节奏,积压了不满。结果因为一个充电宝的小事,两人在镜头前争执起来。
这很糟糕吗?有点糟糕,但也很真实。它让你看到,再了不起的成就,背后也有琐碎的矛盾。堂主的一拳超人挑战,本身就是一场普通人的逆袭。他的成功,恰恰来自于不完美但持续的坚持——他受过伤、崩溃过,但最终还是完成了目标。
我们太习惯看到两种极端叙事。某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立刻把他塑造成毫无缺点的圣人;一旦发现他有一点瑕疵,立刻群起攻之,把他拉下神坛。但真正能激励普通人的,恰恰是那些不完美但依然坚持的人。
原来他也会这样,那我是不是也可以?
堂主的挑战不是一个人的史诗,而是万千普通人的可能性。英雄的结局也不应该是完美的谢幕,而是真实生活的继续。
借用一个网友在评论区写的小故事当这篇文章的结尾:
1000天前
路人:你见过琦玉吗?
堂主:没有
路人:他准是英姿飒爽,一个有力量的大个子
1000天后
问:你见过琦玉吗?
路人:一个普通的人
出自电影《列宁在十月》
-END-
1、年中经济观察|向“创”而行 中国制造提质升级——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八
2、你是否认为华东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抄袭了南昌大学的方案?,华东理工官网登录录取通知书
3、中国绿色技术加速出海,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