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辛巴自创卫生巾被检出致癌物,“棉密码”到底藏了什么“脏东西”

时间:2025-07-25 16:49 作者:忘言

辛巴自创卫生巾被检出致癌物,“棉密码”到底藏了什么“脏东西”

近日,直播网红辛巴自创卫生巾品牌“棉密码”陷入了健康风波。据新京报报道,今年5月,王先生在自媒体上曝光“棉密码”卫生巾添加硫脲,并组织消费者集体送检。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结果显示,10份样品中有7份检出硫脲,#致癌物疑似加在棉密码卫生巾芯片中# 等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对此,“棉密码”发表声明称,经权威机构检测认证,棉密码所有产品均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一边是媒体报道,多批次棉密码卫生巾检出硫脲,甚至含量颇高。有消费者称使用后患上甲状腺癌、妇科炎症等。可另一方面,企业方面宣称,检测报告显示产品合规,并强调“当卫生巾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硫脲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截然不同的结论让消费者陷入困惑与恐慌——到底有没有害?到底该信谁?

据悉,硫脲是一种在工业、农业、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因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较高的生物健康风险,被国际癌症研究联盟列为3类致癌物。有专家介绍,硫脲是一种中、低毒的化学品,急性毒性不高,但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较高的生物健康风险。“棉密码”的回应中也强调“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才无毒,这其实也反向表明,硫脲在一些条件下使用存在风险。所谓的无风险,限制性条件不低。而这些风险都由消费者承担,即便只是微量存在,也足以引发恐慌。

目前,就媒体获取的一份统计表显示,数百例消费者反馈红肿瘙痒闷痘炎症、妇科炎症、皮疹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病变等硫脲关联病症;有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还有10例左右消费者自诉怀孕前使用“棉密码”卫生巾,怀孕后出现了胎停、葡萄胎、新生儿甲亢等情况。 

卫生巾作为女性的贴身用品,安全性不容丝毫马虎。既然有风险,为什么“棉密码”还敢使用?硫脲又为何会出现在“棉密码”卫生巾中呢?据媒体调查,硫脲超标的源头或与卫生巾里一块小小的芯片有关。“棉密码”卫生巾官网显示,其采用的是一款号称99%抑菌的天然茶多酚芯片专利。有知情人士分析称,芯片之所以会添加硫脲,或许与褪色实验有关。硫脲作为一种还原剂和抗氧化剂,其价格低廉且效果显著,不排除可能被人为添加以替代较昂贵的抗氧化剂如茶多酚等,这可能是卫生巾里检出硫脲的原因。

无论如何,消费者不该承担自发送检的责任,更不应该承担使用产品的潜在风险。卫生巾的基础是实用和安全,涉及到千万女性的身体健康,成分标识和第三方监管应成为常态,越是贴身、频繁使用的必需品,越需要高标准、严监管。对此,还需有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严肃查明问题卫生巾与消费者反馈病症是否存在致病因果关系。如果查实,就必须依法严惩,该查处的查处,该问责的问责,给消费者一个清楚明白的交代。

今年315晚会,央视曝光残次料流入卫生巾市场,一众品牌被点名,随后销售额暴跌。无论流量再大,曾经的销售量再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很难换回消费者的信任。作为事关数亿女性健康的日常卫生用品,藏不住任何“脏东西”。只有以更严格、精细的监管加以规范,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不法商家,才能为广大女性支撑起更可靠的保护伞。只有让消费者重拾信任,这个行业才能健康、长远地发展。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    责编:周尚斗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Top

1、事关6名大学生的安全事故,能叫溺亡吗?,大学生溺水事故

2、【好评中国】建设数字丝路:在互联互通中共绘合作共赢新图景,什么是数字丝绸之路

3、美国军方想要战略摊牌,我们解决台海的时间表可能要提前,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变分析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m.lilz.cn/EBI/detail/xtxgmh.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