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5 17:02 作者:雨水漫过桥
紫金银行合规“失血”:20元违法所得牵出240万重罚
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一纸罚单,将紫金农村商业银行推至聚光灯下:因七项违规,该行被处以240万元罚款,两名时任部门总经理同步领罚,而没收违法所得仅20.22元。
从违规细节看,七项问题几乎覆盖银行日常运营的全部敏感环节:金融统计失真、账户管理疏漏、特约商户与支付终端失控、反假货币及人民币流通瑕疵、征信查询越界。
没收20.22元违法所得,并罚款240万元
其中,时任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沙某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姚某则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罚款10万元。20.22元的违法所得与240万元的罚款之间近千倍的落差,也显示出监管“重违规性质、轻获利多少”的鲜明导向,也意味着任何忽视合规的“小动作”都可能触发监管层面的“高倍杠杆”惩戒。
紫金银行此次踩雷,表面看是“操作层面隐患”,实质是零售普惠战略狂奔下的内控失速。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规落地,信息采集、查询授权、数据留痕的颗粒度要求被无限放大,任何流程中的漏洞都可能导致罚款和声誉风险的双重威胁。
合规整改带来额外支出,叠加监管罚单后负债成本上升,一季度存款付息率环比上行6个基点,进一步压缩息差。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均有所抬升,若资产质量继续恶化,将同时侵蚀拨备和资本缓冲。
紫金银行并非没有意识到粗放扩张的隐患。2023年起,该行提出“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新战略,试图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三农、社区金融倾斜,并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快速做大AUM。
然而,零售业务的“薄利多销”模式对运营效率、风控精度要求极高,紫金银行过去沿袭信用社时代的“人海战术”与“经验风控”在数字化、合规化浪潮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以本次被罚的“违反信用信息采集规定”为例,紫金银行普惠部门曾以“简化流程”为名,将部分征信查询权限下放至支行客户经理手机端,结果因授权文件缺失、查询用途不明被监管现场检查逮个正着,最终演变为10万元个人罚款与全行240万元机构罚款的“双罚”结局。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紫金银行赖以发家的“熟人经济”客群正在流失。南京及周边地区近年来新增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分行、1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上百个持牌小贷公司,线上流量入口被大型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瓜分,紫金银行线下网点日均客流量三年下降35%,客户经理人均管户数量却从不足200户激增至600户以上,合规操作流于形式的风险随之放大。
与此同时,为守住规模,该行对公贷款占比仍维持在30%以上,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客户景气度下滑,导致2024年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增加18%,对公与零售风险同步暴露,让资本补充与利润留存之间的平衡愈发艰难。
紫金银行的困境并非孤例。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县域农商行、城商行普遍面临“大行下沉、监管上浮”的双重挤压。2025年以来,央行、金监总局对地方金融机构开出的百万级罚单超过300张,处罚事由从传统的信贷违规、票据套利扩展到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反洗钱、支付结算等更精细领域。监管“穿透式”检查与“双罚制”常态化,倒逼中小银行重新审视“规模—效益—风险”不可能三角。
1、美团王兴:3年狂投30家,中国具身智能最大金主,美团王兴占股多少
2、我们今天的发展,要感谢朝鲜战争带来的主权独立,朝鲜战争朝鲜感谢中国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