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柱:歌会配侗戏,唱出新活力,贵州天柱侗歌对唱视频
【文化中国行】
“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了,带着3首新编侗歌来参加四十八寨歌会。”7月18日一大早,湖南省靖州县的侗族歌手杨海连就带着歌队来到了贵州省天柱县的偏坡村。这里正在举办“湘黔四十八寨六月大戊・平茫”歌会。
“别看是两个省的人,可我们越唱越亲近!”杨海连说。
“老杨,今年可不一般,是歌会配侗戏,越唱越红火!”听了老杨的话,一旁的村民吴凤梅接上话茬。“对对!歌戏连台,风调雨顺!”杨海连笑着说。
歌会是西南少数民族部族“联款”(意为聚会)时的一种活动。
作为湘黔四十八寨联款总场,平茫歌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歌会从每年农历二月持续到当年十一月,被誉为“湘黔边区民族生态博物馆”和“世界上最长的歌会”。2011年,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门前的水沟清了,路边的杂草除了,咱村的新楼比花还俏……”渡马侗戏队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他们以“戏”为媒,将“金凤新声”融入古戏表演,既演绎着苗侗民族的古老故事,又唱出了新时代的发展新篇。
台上,演员们用生动唱腔聚焦“两清两改两治理”,唱出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变化。朴实的唱词配上生动的表演,群众的身边事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台下的观众听得入神,有人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有人掏出手机记录,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这戏改得硬是要得!”中和村老村干谢治金望着台上的演出,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侗戏艺术、四十八寨民歌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就得跟上新时代,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通过‘传统阵地+不固定场地’相结合进行理论宣讲,形成了农村基层思想文化宣传的新阵地。”坌处镇党委副书记崔柏晟介绍说,他们以“四十八寨歌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把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文化活动等融合起来,将宣讲阵地搬到田间地头、生产生活一线,建设“院坝会”“古树下”“稻田里”“风雨长廊”等不固定场所的特色宣讲阵地,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基层宣讲就延伸到哪里”。他们还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喜好,灵活采用山歌传唱、民族舞蹈表演、山歌侃堂子、集中戏演等多种形式宣讲,让宣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群众。
近年来,天柱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十八寨歌节”为载体,创新打造“金凤新声”理论宣讲品牌,通过“文艺讲堂+侗戏山歌+新媒体传播”的立体模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理论的深度融合。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政策改编成农村新剧目,使侗戏从演绎历史故事转向传播时代强音。今年,天柱县组建“金凤新声”宣讲队伍60多支,在传统歌场、风雨长廊等场景中,采用“侃堂对歌+直播互动”方式,开展100余场活动,线上传播覆盖20万人次。
(本报记者吕慎陈冠合)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文建美
1、我留心了下,中国近现代史差不多30年左右一个阶段,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限是( )
2、广东举办药物临床试验公益系列宣贯培训班,药物临床试验培训课程
3、年内已有三大家居上市公司创始人“被留置”,专家:或涉及房地产、金融相关行业反腐